巴達山茶介紹
巴達系傣語地名,意為仙人腳跡。因巴達寨西有一塊巨石,石上有一巨大的傳說是仙人留下的腳印,故得名巴達。巴達鄉位于勐海縣南端,與緬甸接壤,屬山區鄉,總面積316平方公里,總人口9544人。主要是哈尼族和布朗族。其中茶葉面積8423畝,總產量140.6噸。
巴達鄉有野生茶樹群落和栽培型古茶園兩大資源。野生茶樹群落分布在賀松大黑山的原始森林中,大葉茶種,著名的1700年的野生茶樹王就生長在這個群落,附近分布著許多野生茶樹。栽培型古茶園資源有2162畝普洱茶種。
古茶園分布在山坡地帶,海拔1580——2100米,古茶樹樹型喬木或小喬木,品種來源不詳,據章朗的村民講,該村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。曼邁村品種較雜,除了大葉茶,還有部分中葉茶。古茶園分布在風景林中,土壤為黃棕壤和黃壤,雨量豐富,年平均氣溫18度年霧罩日126天,氣候溫暖濕潤,有茶樹生長最適宜的優越自然條件。
巴達山茶特點葉片橢圓形,葉面隆起,葉身背弓或內折,葉質軟,葉色黃綠,葉尖漸尖或尾尖,葉基楔形。口感類似布朗山茶區,舌面后段與上顎后段微苦澀,然茶質較為平均,上顎中后段有特殊氣味。茶湯香滿于喉舌,苦稍長,微澀,輕度收斂。三泡以后漸顯柔順細滑感,舌面收斂后出現涼感。
上一篇:蠻磚古茶山介紹
下一篇:易武古樹茶介紹
評論列表